露天礦的高效、安全運營是礦業發展的重要目標。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車定位系統作為提升露天礦管理水平的關鍵技術,正逐步改變著傳統的運營模式。新銳科創人車定位系統通過實時追蹤人員與車輛的位置,為露天礦的安全生產、生產調度以及設備管理等提供精準數據支持,有力推動了露天礦向智慧化方向邁進。
一、露天礦環境特點
廣闊且復雜的作業區域
露天礦占地面積通常極為廣闊,可達數平方公里甚至更大。礦區內包含多個開采區域、排土場、儲礦場以及復雜的運輸道路網絡。不同區域地形差異大,存在陡坡、深溝、高填方等特殊地形,車輛和人員的活動范圍廣且路線復雜。
強電磁干擾與粉塵環境
露天礦作業設備眾多,如大型挖掘機、載重卡車、破碎機等,這些設備運行時會產生強烈的電磁干擾,影響無線信號的傳輸穩定性。同時,礦山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不僅對設備造成腐蝕,也可能影響定位設備的信號接收與發射,增加了定位的難度。
高危作業風險
露天礦存在車輛碰撞、邊坡坍塌、爆破作業等安全風險。大型運輸車輛在礦區內頻繁行駛,速度較快,車輛之間以及車輛與人員之間容易發生碰撞事故。此外,爆破作業區域的安全管控要求極高,需要實時掌握人員和車輛是否處于危險范圍內。
二、露天礦人車定位需求
安全生產保障
實時掌握人員和車輛在礦區內的精確位置,尤其是在爆破區域、高陡邊坡附近、設備作業半徑內等危險區域的分布情況,及時發現潛在安全隱患。在發生事故時,能夠迅速確定被困人員和車輛的位置,為救援工作提供準確信息,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高效生產調度
根據人員和車輛的實時位置信息,合理安排生產任務。例如,優化運輸車輛的行駛路線,避免車輛擁堵,提高礦石運輸效率;精準調配人員到不同的作業區域,確保開采、破碎、運輸等各個生產環節的高效協同運作。
設備維護與管理
幫助維護人員快速定位故障設備位置,同時了解設備周邊人員和車輛的活動情況,為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提供數據依據。
三、人車定位系統在露天礦的具體應用
實時定位與監控
在露天礦的監控中心,通過專門的管理平臺,以電子地圖的形式實時顯示礦區內所有人員和車輛的位置信息。在日常生產中,管理人員根據實時定位信息,合理安排生產任務。例如,當某個開采區域的礦石產量增加時,能夠迅速調配附近的運輸車輛前往該區域進行礦石運輸,提高運輸效率。在緊急情況下,如發生車輛故障、人員受傷等突發事件,可通過定位系統快速確定事發地點及周邊可用資源,及時采取救援措施。
歷史軌跡查詢與分析
系統自動存儲人員和車輛在礦區內的歷史移動軌跡。支持按時間、人員、車輛等多種條件進行查詢,軌跡在電子地圖上以線條形式呈現,并可顯示人員和車輛在每個位置的停留時間等詳細信息。通過對歷史軌跡的深入分析,能夠了解人員和車輛的活動規律,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和管理問題。在事故調查中,通過查看相關人員和車輛的歷史軌跡,可還原事故發生前的場景,分析事故原因。企業還可根據歷史軌跡分析結果,優化生產流程,合理規劃人員和車輛的行動路線。
電子圍欄與預警
在管理平臺的電子地圖上,根據露天礦的實際情況,設置各類電子圍欄。包括危險區域圍欄,如爆破警戒區、高陡邊坡危險區、采空區等;限制進入區域圍欄,如正在維修的設備區域、物資存放禁區等;以及車輛行駛路線圍欄,確保車輛按規定路線行駛。當人員或車輛進入或離開圍欄區域時,系統自動向管理人員發送通知。同時,還可設置多種預警規則,如人員長時間滯留預警、超員或缺員預警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提醒管理人員進行處理。
考勤管理
系統根據人員進入和離開露天礦規定工作區域的時間,生成考勤記錄,準確記錄人員的出勤、遲到、早退等情況。該考勤記錄可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實現考勤數據的自動統計和分析,生成詳細的考勤報表,方便企業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和管理。
應急救援支持
一旦露天礦發生緊急事故,如邊坡坍塌、車輛碰撞起火、人員受傷等,人車定位系統能夠迅速將所有人員和車輛的位置信息發送給救援指揮中心。為救援人員提供詳細的人員和車輛分布情況,幫助救援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救援方案,快速找到被困人員和車輛,提高救援效率。
人車定位系統在露天礦的應用,為露天礦的安全生產和高效運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通過實時定位、歷史軌跡分析、電子圍欄預警等功能,有效提升了露天礦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了事故發生率;通過優化生產調度和設備管理,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隨著定位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人車定位系統將在露天礦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露天礦向智慧化、綠色化、安全化方向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