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隧道作業中,精準的人員定位系統至關重要。隧道空間封閉、環境復雜,施工時有機械噪音和揚塵,運營中車輛往來頻繁,一旦發生坍塌、火災或車輛碰撞等意外,若無法快速確定人員位置,救援將難以展開,被困人員生命堪憂。日常作業也常因無法實時掌握人員分布,導致調度混亂、延誤工期。如今,隧道人員定位系統成為解決難題的關鍵。下文將介紹新銳科創4G+藍牙+Lora融合定位在隧道中的應用:
定位痛點
定位精度不足
隧道內空間結構復雜,電磁環境干擾大,傳統定位技術難以精準確定人員和設備位置。施工時,工人實際位置與定位顯示可能偏差數米,導致調度指令傳達不及時,影響施工協同效率;設備定位不準,易引發機械碰撞,增加安全風險與維修成本。?
信號覆蓋受限
傳統定位技術在長距離、曲折的隧道中,信號難以實現全程穩定覆蓋。偏遠隧道分支或深埋區域,信號容易丟失,致使部分區域人員和設備定位信息缺失,管理出現 “盲區”,無法實時掌握整體情況。?
實時性差
面對隧道內的緊急情況,傳統定位數據傳輸延遲明顯。火災、坍塌發生時,救援人員無法及時獲取被困人員精準位置,延誤救援黃金時間;日常運營中,也難以及時追蹤巡檢人員、車輛軌跡,降低運營管理效率。?
設備維護復雜
傳統定位設備在隧道惡劣環境下易損壞,且部署、維護成本高。狹小空間安裝設備不便,后續維修、更換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頻繁故障還會導致定位服務中斷,影響隧道正常運轉。?
定位原理
藍牙定位
通過測量信號強度或時間差等方式,估算出人員佩戴的藍牙標簽與隧道內布設的藍牙信標間的距離,實現初步的位置估計。
4G定位
利用5G網絡的寬頻譜、多波束特性以及多種定位技術,實現高精度定位。
LoRa定位
用于將藍牙和4G收集到的位置信息傳輸到定位服務器,憑借其遠距離、低功耗的特點,確保數據在隧道長距離、復雜環境中的穩定傳輸。
應用場景
人員定位與管理
為隧道內的工作人員配備定位終端,實時掌握人員的位置信息,便于進行人員調度和管理。當有緊急情況發生時,能夠快速確定人員的位置,為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車輛定位與導航
在隧道內行駛的車輛上安裝定位設備,實現車輛的精準定位和導航。幫助司機準確掌握車輛在隧道內的位置,提高行車安全,同時也便于隧道管理部門對車輛進行監控和調度。
資產追蹤與管理
對隧道內的重要資產,如施工設備、消防器材等進行定位追蹤,便于管理和維護,防止資產丟失或被盜。
優勢
廣域覆蓋
LoRa技術的長距離通信能力,解決了隧道內通信距離受限的問題,實現了全區域的穩定覆蓋,確保定位信號在隧道內的可靠傳輸。
實時性強
4G網絡的高帶寬、低時延特性,為定位數據的實時傳輸提供了保障,能夠及時獲取人員和車輛的位置信息,便于實時監控和調度。
成本效益高
融合定位系統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4G網絡基礎設施,減少了額外的定位設備部署成本。同時,藍牙和LoRa技術的低成本特點,也進一步降低了系統的建設和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