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作為電網的核心節點,其運行的安全性和效率直接關系到整個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傳統的定位與監控手段已難以滿足現代變電站的需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引入新銳科創北斗RTK+藍牙+4G融合定位技術成為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本文將詳細探討該方案在變電站中的應用,包括其原理、功能和優勢。
變電站的痛點
人工成本高:變電站的日常運維工作依賴于大量的人工巡視、紙質記錄和電話溝通,這些傳統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人力成本高昂。
工作效率低:巡視頻率低、巡檢任務無法精確定位、巡檢過程不標準規范等問題,導致變電站運維效率低下,難以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問題。
安全隱患多:部分變電站缺乏專業維護電工,難以即時排查電氣隱患,加之隱蔽工程隱患檢查難度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風險。
搶修時間長:變電站設備種類繁多且分布廣泛,一旦發生故障,難以即時識別和定位,導致搶修時間延長,影響電網的正常運行。
運行大數據缺少分析:部分變電站未建立數據匯總分析平臺,甚至未安裝電力儀表,導致運維人員對現場電力參數信息不了解,無法準確判斷電力系統是否正常運行。
北斗RTK+藍牙+4G融合定位方案
針對變電站的上述痛點,推薦采用新銳科創的北斗RTK+藍牙+4G融合定位技術。該方案集成了北斗衛星定位的高精度、藍牙室內定位的短距離精確性以及4G通信技術的高速傳輸能力,為變電站提供了全方位、高精度的定位服務。
原理
北斗RTK(實時動態差分定位)技術通過接收北斗衛星信號,結合地面基準站的差分數據,實現亞米級的高精度定位。在變電站外部,北斗RTK技術可以精確地確定變電站的位置及周圍環境,為運維人員提供準確的導航和定位服務。而在變電站內部,由于衛星信號可能受到遮擋或干擾,藍牙技術則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在變電站內部部署藍牙信標,與攜帶藍牙接收器的終端設備(如人員定位卡、手持終端、安全帽等)進行通信,實現室內準確定位。同時,4G網絡作為數據傳輸的橋梁,確保了定位信息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將北斗RTK和藍牙定位數據迅速傳輸至后臺管理系統,實現數據的實時處理和分析。
北斗RTK+藍牙+4G融合定位系統拓撲圖:
人員定位系統功能
1、基本信息管理
支持對員工/承包商人員的基本信息進行管理,包括:單位名稱、姓名、年齡、工種、培訓情況等。
2、實時定位追蹤
支持人員實時定位追蹤,可以分車間、分樓層展示,支持3D/2D模式切換。
3、歷史軌跡查詢
支持查詢人員的歷史移動軌跡,歷史軌跡數據默認保留一年,可跨天查詢。
4、風險分區
支持風險分區,根據安全風險等級劃分區域,風險可視化和網格化呈現。
5、熱力圖
支持人員實時位置分布熱力圖,可快速了解人群聚集程度,通過可視化的顏色直觀展示,紅色代表人員密集程度高。
6、電子圍欄
可在電子地圖上圈定電子圍欄范圍,設定圍欄生效時間、限定人數等。
7、智能預警
進入/越界、超員/缺員、靜止/滯留系統自動告警,支持SOS一鍵報警救助。
8、監控視頻聯動
在實時追蹤和歷史追蹤的同時,皆可聯動區域內的攝像頭,獲取視頻畫面,快速查看現場情況。
9、巡檢監管
精準定位巡檢人員實時位置,全面記錄巡檢時間、地點、耗時以及作業順序等數據并支持回訪,可防止偽造巡檢記錄。
10、電子作業票
實現作業申請、審批、簽字、票證歸檔全過程的電子化管理,大幅提升從指派到完成作業的審批效率,夯實特殊作業管理,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
11、數據統計分析
支持大屏展示各種數據,包括:人員/車輛實時統計分析、部門/區域人數統計分析、人員/車輛報警統計分析。
12、無縫切換
在室內外切換時,系統能夠自動實現定位方式的切換,確保定位的平滑過渡,避免位置跳變或不準確的定位信息。
方案優勢
提高運維效率:通過高精度定位和實時數據傳輸,運維人員能夠迅速定位設備位置,減少巡檢時間和人力成本,提高運維效率。
增強安全保障:智能預警與報警機制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
提升管理水平:后臺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功能,有助于運維人員更好地掌握設備狀態和運維情況,提升整體管理水平。
降低運維成本:相較于傳統的運維模式,北斗RTK+藍牙+4G融合定位技術能夠顯著減少人工成本和設備維護成本,降低整體運維成本。
新銳科創作為專業的人員定位系統廠家及方案服務商,自主研發北斗RTK+藍牙+4G融合定位系統,定位方案成功應用在石油化工、智慧工廠、智慧工地、智慧礦山、智慧港口、智慧物業、智慧電力等領域。產品通過了CE相關認證,并取得了30+軟件著作權專利,10+防爆產品認證。如果您有人員定位需求,歡迎聯系我們,咨詢電話:4006688252,微信:xrkc2023。